偷税漏税的处理条款是什么 偷税罪是否是属于单位犯罪
发布时间:2021-03-15浏览: 5
关于偷税漏税的处理条款是怎么样的
偷税行为是违法行为。只要是因为纳税人的原因少缴税款,不论主观客观,一律视为偷税!其刑事责任与偷税数额有关,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30% 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处3 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由于有些纳税人是在不经意间产生偷税并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额,而一旦达到此数额补税为时已晚,司法程序已经启动,税务机关已无权过问,必须移交司法机关。单位犯罪,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主管人员判处刑罚。单位是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如未代扣代缴,被查出后个人所得税将由单位承担。
漏税,只有因为税务机关的过失而使纳税人少缴税款才叫漏税。税务机关3年内可以追征;特殊情况追征期可延长到10年;偷骗税的追征期是无限的。
逃税罪的立案标准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偷税与不申报纳税的界限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已经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或者扣缴税款登记的;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书面通知其申报的;尚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扣缴税款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书面通知其申报的。
另外,《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2款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可见,对于不申报纳税的行为,《税收征管法》虽然也规定要对其进行处罚,但不是作为偷税行为处罚的。而是在偷税之外,用另外的条文加以规定。可见,在对偷税的界定上《税收征管法》与《刑法》已经统一起来了。今后,对偷税的界定,税务机关的标准与司法机关的标准将趋于统一。需要注意的是,税务机关以前的某些规范性文件将不申报纳税规定为偷税,这与新《税收征管法》不尽一致,在新的《税收征管法》实施后这些规定将自然归于无效。
综合上面所说的,偷税漏税是属于严重的违反了法律条规,处罚的标准就会按照偷税漏税的金额大小来进行判定,漏的税越多,那么处罚的刑法就会越重,所以,千万不要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不仅到头来会害了自己,有可以还会害了别人。
偷税罪是否是属于单位犯罪
1、首先看看集体犯罪的类型包括什么:
刑法第120条资助恐怖活动罪;
第125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第126条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第128条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第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140—148条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151—153条走私罪;
第159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第161条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偷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吗?
第162条妨害清算罪;
;第175条高利转贷罪;
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第177条伪造、变造金融票据罪;
第190条逃汇罪;
第191条洗钱罪;
第198条保险诈骗罪;
第201条偷税罪;
第213—219条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221—230条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244条强迫职工劳动罪;
第327条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
第334条第2款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
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355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第363—365条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387条单位受贿罪;第391条对单位行贿罪;
第393条单位行贿罪;
第396条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
2、根据刑法第201条,偷税罪可以列为单位犯罪的范围,如果企业经过组织策划、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偷税,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




我们为什么要找律师?
中国现在已经逐步成为一个法制比较成熟的国家,国家法制体系已经变得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法律事务的理论性与技术性都比较强,客观上要求由专业的法律人士来进行处理,实践证明,出现的法律事务由专业的律师来处理可以更好的解决法律纠纷,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
在打官司时,律师作为专业法律人士,在进行律师咨询时,可以全面的给你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帮你找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让你能够抓住维权的时机。
由于律师对于诉讼中的程序性的事务比较熟悉,能大大提高法律事务的处理效率及减少诉讼的成本。
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在调查取证,查阅案卷以及参加诉讼活动时比普通公民更为方便,有利于案件的顺利进行。
声明:本文内容是五律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咨询我们客服反馈问题,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