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对工程款支付的违约责任 如何应对拖欠债务
发布时间:2021-03-21浏览: 7
//建设单位对工程款支付的违约责任
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都需要在固定的情况下支付工资,如果建设单位拒绝支付工资的,员工可以根据相关的合同规定起诉建设单位,下面,五律就简要讲述一下建设单位拒绝支付工资怎么办的问题。
建设单位对工程款支付的违约责任是什么
发包方应在双方计量确认后14天内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发包方超过约定的支付时间不支付工程进度款,承包方可向发包方发出要求付款的通知;发包方在收到承包方通知后仍不能按要求支付,可与承包人协商签订延期付款协议,经承包同意后可以延期支付。发包人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进度款),双方又未达成延期付款协议,导致工程无法进行,承包人可停止施工,由发包人承担违约责任。
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28天内无正当理由不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从第29天起按承包人同期向银行贷款利率支付拖欠工程价款的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56天内仍不支付,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由承包人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承包人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但是,在现实的建设市场中建设单位往往并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支付工程款,而承包商也往往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以至于拖欠工程款现象成为了建设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依据《民法典》(2021.1.1生效),施工单位在履行合同所约定的义务后,有权从建设单位那里获得工程款。在施工合同范本的专用条款内约定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可以采用按月计量支付、按里程碑完成的工程进度分阶段支付或完成工程后一次性支付等方式。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七百九十九条 【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竣工后,发包人应当根据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国家颁发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价款,并接收该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以上,就是相关建设单位违反民法典内容的相关规定的解释与释义。根据《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如果建设单位没有在民法典规定的范围时间内做到相关的工资的支付的,可以咨询律五律师并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好自身的利益。
//应该如何应对拖欠债务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在现今已经成了非常有道德水平的才会遵守的行为,很多人都想尽拖欠债务,面对这样拖欠债务的人,应该如何应对呢?五律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一、对于拖欠债务如何应对
第一种是和对方再签订一个还款协议。
如果对方并不抵赖,而只是一味以种种借口拖延还款,那么可以与其再签订一个还款的协议,在这个还款协议中要注意约定还款的具体方式和期限,还可以和对方约定如果到期不履行的话,可以申请法院就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
该类延款协议必须事先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如果有这样的还款协议,那么一旦到期,债权人可以依据协议的条款直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免去大量烦琐的诉讼程序,节约时间和金钱。
第二种是在提起诉讼时同时要求诉讼保全。
所谓诉讼保全,就是在提起诉讼的同时或事前申请法院查封、冻结对方的财产,以保证权利人在诉讼获胜后及时拿回钱款或财物。
但是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申请保全的所需的材料比较烦琐,要求有债务关系的明确有效的证明,还要尽量提供对方财产的相关材料,申请人还必须事先提供保全担保。
二、找讨债公司帮忙需注意什么
要想把欠款成功要回来,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使用一些技巧。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讨债公司五花八门,质量难免存在参差不齐的局面,而且媒体上也经常有一些报道关于这类违法事件,这就更加需要债权人在选择讨债公司的时候“三思而后行”了。
讨债公司的广告遍地都是,从整个互联网到大街小巷甚至公共厕所,面对这么多的公司该如何选择,其实一般比较正规的公司都是有他们的网站的,债权人可以通过讨债公司名称查到他们的网站。对于那些没有自己网站的公司,就可能只是几个小混混组成的小队伍,他们债务催收的方式常常通过暴力来形成的,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出事,万一委托这些公司给债权人惹来官司那就得不偿失了。
当债权人找到这些公司的网站后,需仔细看里面的内容,一般公司成立的时间比较长的话都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此外还要看看公司网站更新信息的频率。打电话咨询这些公司,通过对话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公司,这个行业一般的佣金都在10%-30%之间,如果对方说的太低,那对方就很有可能有问题,毕竟没有哪个正规的公司会为几百块钱的佣金去帮你做事情的,如果有,那只能说明他们只是随机组起几个人在做的讨债,这类型的公司安全性系数往往很低,也有可能是专门从事欺诈的。
债权人为了安全起见也不妨登门拜访一下,到这些公司里面去调查他们的网上信息是否和公司的相同,并面对面的与他们对话直至决定是否委托这些公司帮助催款。




声明:本文内容是五律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咨询我们客服反馈问题,我们将按规定核实后及时处理,谢谢配合。